微粒小说网提供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未删节精校版最新章节
微粒小说网
微粒小说网 经典名著 言情小说 都市小说 综合其它 武侠小说 灵异小说 网游小说 总裁小说 官场小说 军事小说 乡村小说 穿越小说
小说排行榜 耽美小说 架空小说 同人小说 竞技小说 仙侠小说 科幻小说 玄幻小说 历史小说 推理小说 短篇文学 重生小说 校园小说
好看的小说 乱的桥梁 男按摩师 岁月人生 极品流氓 舂心萌动 朝夕承欢 邪神风流 百美娇艳 兽人老公 女扮男装 热门小说 全本小说
微粒小说网 > 历史小说 >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  作者:高阳 书号:39766  时间:2017/9/7  字数:20505 
上一章   第一章    下一章 ( → )
光绪七年三月初七,胡雪岩终于践约抵达北京。同行的有两个洋人,一个是在华经商多年,泰来洋行的经理,德国人福克;一个是英商汇丰银行的代表凯密伦。

  由于这年天气格外冷,天津海口尚未解冻,所以胡雪岩是从陆路来的,浩浩十几辆车,一进右安门,直投前门外草厂十条胡同康福钱庄。为了接待东家“大伙”汪惟贤十天以前就预备好了;车队一到,胡雪岩与他的客人,还有古应与办笔墨的杨师爷,被接入客厅,特为挑出来的四名伶俐的学徒,倒脸水倒茶,忙个不停。胡雪岩是汪惟贤亲自照料,一面伺候,一面问讯旅况。

  过一阵,坐定下来;胡雪岩贴身小厮之一的保福,捧着金水烟袋来为胡雪岩装烟;同时悄声说道:“张姨太已经打发丫头来催请了。”

  “现在哪里有工夫?”话中似嫌张姨娘不懂事。

  保福不作声,只望着屏风后面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摇一摇手,表示胡雪岩还不能进去——由南到北,通都大邑中,有康钱庄,就有胡雪岩的一处“行馆”;大多有女主人,住在康福后进的张姨娘,不甚得宠,所以胡雪岩有这种语气。“大先生,”汪惟贤来请示:“是用中菜,还是大菜?”紧接着又表功:“恐怕两位外国客人吃不来中菜,特为跟文大人借了个做大菜的厨子,都预备好了。”

  所谓“文大人”指的是刑部尚书文煜,他是正蓝旗的洲人,同治七年出任福州将军。清兵入关,在冲要之地设有驻防的将军坐镇,其中福州将军因为兼管闽海关之故,是有名的肥缺;文煜一干十年,宦囊极丰,有上百万的款子,存在康。汪惟贤知道胡雪岩跟他是在福州的旧识,情甚厚,所以不嫌冒昧,借了他从福州带来的会做大菜——西餐的厨子,来接待福克与凯密伦。

  既然预备好了,自然是吃大菜。胡雪岩本有些话要问汪惟贤,但因他也是主人的身分,按西洋规矩,与汪惟贤分坐长餐桌的两端,不便交谈。直到饭罢,两洋客由康福中会说英语的伙计陪着去观光大栅栏以后,胡雪岩才能跟汪惟贤谈正事。

  正事中最要紧的一件,便是他此行的任务,跟左宗棠谈一笔三、四百万两银子的借款。胡雪岩急于想知道的是,左宗棠入朝以后的境遇“圣眷”是否仍如以前之隆;与两王——掌枢的恭亲王及光绪皇帝的生父醇亲王的关系;以及在军机中的地位等等,必须了解得清清楚楚,他才能决定哪些话可以说,哪些事不必谈。

  “我看左大人在京里顿不长的。”汪惟贤也是杭州人,跟东家打乡谈“待不长”称之为“顿不长”;使得胡雪岩大吃一惊。

  “为啥顿不长?”

  “还不是他的‘沃不烂、煮不’的老脾气又发作了。”“沃不烂、煮不”也是杭州的俚语,有刚愎自用之意。接着,汪惟贤举左宗棠在军机处议俄约及“海防”一事,来支持他的看法。

  原来新疆回一起,俄国以保侨为名,出兵占领了伊犁,扬言暂时接管,回一平,即当还中国,及至左宗棠西征,先后克复乌鲁木齐、吐鲁番等重镇,天山南北路次第平靖,开始议及规复伊犁,要求俄国实践诺言,而俄国推三阻四,久假不归的本意,逐渐暴。于是左宗棠挟兵力以争,相持不下;这样到了光绪四年秋天,朝议决定循正式外途径以求了结,特派左都御史崇厚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又赏内大臣衔,为与俄议约的全权大臣,许他便宜行事。

  这年腊月,崇厚取道法德两国,抵达俄京圣彼得堡,立即与俄国外务部尚书格尔思展开谈判。谈了半年才定议,而且崇厚以“便宜行事”的“全权大臣”资格,在黑海附近的赖伐第亚,签订了“中俄返还伊犁条约”内容是割伊犁以西以南之地予俄;增开通商口岸多处;许俄人通商西安、汉中、以及松花江至伯都讷贸易自由。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大哗,痛责崇厚丧权辱国。而崇厚敢于订此条约,是因为背后有两个强有力的人在支持,一个是军机大臣沈桂芬,他是朝中足以与“北派”领袖李鸿藻抗衡的“南派”领袖,深得两宫太后的信任。一个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以继承曾国藩的衣钵标榜,在军务与洋务两方面的势力,已深柢固,难以摇撼。在议约的半年中,崇厚随时函商,获得沈、李二人的同意,才敢放心签约;而且未经请旨,即起程回国,留参赞邵友濂署理出使大臣。

  沈桂芬、李鸿章虽都赞成伊犁条约而动机不同。沈桂芬是因为僵持的局面持续,朝廷既不能不派重兵防守,左宗棠的洋债就不能不借,长此以往,浩繁的军费会搞得民穷财尽,用心可说是委曲求全。

  李鸿章就不同了,多少是有私心的,第一、如果中俄恶而至于决裂,一旦开战,俄国出动海军,必攻天津,身为北洋大臣的李鸿章,就不知道拿什么抵挡了;其次,左宗棠不断借洋债扩充势力,自非李鸿章所乐见,伊犁事件一结束,左宗棠班师还朝,那就无异解甲归田了。

  无奈崇厚的涉办得实在不高明,两宫震怒,士林痛诋,连恭王与沈桂芬主持的总署——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行走的诸大臣,亦觉得过于委屈,有改议的必要。

  于是朝命以出使俄国大臣崇厚不候谕旨,擅自启程回国的罪名,开缺部严加议处。所议的俄约,六部九卿、翰詹科道妥议具奏。这就是所谓“廷议”

  廷议的结果,崇厚所签的条约,无一可许,两宫因而如开“御前会议”慈禧太后原想严办崇厚,加以“翰林四谏”中的宝连与黄体芳,上奏力攻崇厚而且语中侵及李鸿章与恭王;这一来,崇厚便免了革职拿问,刑部议罪,虽非锒铛入狱,而软在刑部提牢司的“火房”中,这度如年的况味,也就可想而知了。

  此举是抵触“万国公法”的,各国公使,群起抗议,但朝廷不为所动,一面派使英兼使法的钦差大臣、曾国藩的长子曾纪泽兼使俄,谋求改约;一面将崇厚定了“斩监”的罪名。不过,朝廷并未放弃和平解决的意愿,备战以外,由李鸿间策动英、法、德三国公使,出面调停;免了崇厚的死刑,但仍监,然后曾经泽才在光绪六年六月,由伦敦动身赴俄。

  涉开始之时不会顺利,是可想而知的。幸而曾纪泽不愧名父之子,运用他对“万国公法”的知识、出使的经验及关系,促请英、法驻俄公使的协助,在左宗棠到京的前两天,与格尔思改定了约稿,伊犁收回;嘉峪通商,不明定可通至某处;松花江通航取消;只是赔偿军费增加四百万卢布,共为九百万。

  当中俄关系紧张时,李鸿章提出“海防论”的主张,与左宗棠的“陆防论”针锋相对。及至左宗棠到京入军机,先议俄约,由于曾纪泽挽回利权之多,超过朝野的期望,左宗棠亦表示满意,无甚争执;后议李鸿章“海防”的计划,他的话就多了,由海防谈到陆防;一转而为西陲的形势,与他在新疆用兵的经过,滔滔不绝,目无余子,军机处只听得他一个人又说又笑“礼绝百傣“的恭王,默坐一两个时辰,连句话都不上。

  “大先生你想,”汪惟贤说:“不要说恭王,哪个都吃不消他。恭王忍了又忍,忍到后来,索要军机章京把原折收了起来,不议了。”

  “不议了?”胡雪岩诧异:“李合肥的海防,规模大得很呢!要开办北洋舰队、电报局;多少人等着吃这块大肥,哪里就说说算数,不议了?”

  “喏,”汪惟贤放低了声音说:“毛病就出在这里,不议不可以,要议又怕我们左大人独讲空话。那就只有调虎离了山再议。”

  一听这话,胡雪岩心冷了一半。原以为有左宗棠这样一座靠山当大军机,将来要借洋债,必然由他来主持,财源滚滚不绝。如今看样子怕又要外放,自己的想法也就落空了。而且恭王似乎有些讨厌左宗棠,此事颇为不妙;只不知醇王待他如何?

  “醇王待他是好的。大先生晓得的,醇王是好武的一伙,左大人有这样的战功,拿他当个英雄看,所谓惺惺相惜,常常有往来,走得很近的。醇王还要请他到神机营去看呢!”“你说啥?”胡雪岩问道:“醇王请左大人到神机营看?”“是啊。”

  “你听哪个说的?”

  这话有不相信的意味,而且看得出来,胡雪岩很重视这件事;汪惟贤倒有些猜不透,只好据实作答。

  “我是听‘小军机’徐老爷说的。”汪惟贤又说:“左大人是正月底到京的,二月初醇亲王就请他吃饭,逛太平湖新修好的花园;二月十几又请,当面约他看,左大人答应了,一定去,不过日子没有定。大先生这一来,大概要定日子了。”胡雪岩越发不解,不过他并未立即发问;先想了一下,何以醇亲王请左宗棠看,先不能定日子;等他一来,才可以定日子呢?

  想通了才问:“你这话是听哪个说的,徐老爷?”“不是他还有哪个?”

  胡雪岩心想“小军机徐老爷”——军机章京徐用仪,跟左宗棠的关系向来密切,左宗棠应酬京官,一直都托他经手;他要谈到左宗棠,话都是靠得住的。

  继而转念,一客不烦二主,自己有好些事何不也委托了徐用仪?于是立刻关照杨师爷写了个帖子,请徐用仪“小酌”特别注明“盼即命驾,俾聆教益”另外拣了四样杭州的名物,两只方裕和的火腿;十把舒莲记的檀香扇;四坛景观的酱菜;还有胡庆余堂的“本作贷”辟瘟丹、虎骨木瓜烧之类,装了一网篮,伴着请帖,一起送到徐府。

  落时分,徐用仪来了。还是穿了官服来的;他的底缺是利部主事,胡雪岩的顶戴是珊瑚顶子,官阶差着一大截,所以用的是属员参见长官的礼节。

  “大人几时到京的?”徐用仪见了胡雪岩,急趋踱步,一面说话,一面捞起袍褂下摆,打算要请安了。

  徐用仪字筱云,胡雪岩跟他见过一次面,称他“筱翁”;这时急忙双手扶住,带着埋怨的语气说:“筱翁,筱翁,你这样子简直在骂人了。赶紧请换了衣服再说。”

  徐用仪的跟班,早就挟着衣包在廊上等候;听得这话,便进来伺候主人更换便衣。宝蓝宁绸夹袍,玫瑰紫贡缎琵琶襟坎肩——这是军机章京习惯成自然而专用的服饰,在应酬场中很出风头的。

  相互作了揖,上炕落坐,徐用仪改了称呼:“胡大先生是哪天到的?”

  “刚到。我的第一位客,就是筱翁。”

  徐用仪有些受宠若惊似的,抱着拳文绉绉地说:“辱承不弃,又蒙宠赐多珍,真是既感且愧。”

  “小意思,小意思,何足道哉!”胡雪岩问:“筱翁跟左大人常见?”

  “天天见面的,该我的班,一天要见两回,早晨在军机处,下午在左大人的公馆贤良寺。”

  “他老人家精神倒还好?”

  “还好,还好。不过…”徐用仪微蹙着眉说:“好得有点过头了,反倒不大好。”

  “大概是他老人家话多之故?”

  “话不但多,中气还足。他在北屋高谈阔论,我们在南屋的人都听得到。”

  胡雪岩点点头,暂且丢开左宗棠;“筱翁,”他说:“我在京里,两眼漆黑,全要靠你照应。”

  徐用仪知道这是客气话,胡雪岩拿银子当灯笼,双眼雪亮,当下答说:“不敢当,不敢当。如果有可以效劳的地方,不必客气,尽请吩咐。”

  “太言重了。”胡雪岩说:“我是真心要拜托筱翁,想请筱翁开个票子,哪里要应酬,哪里要自己去;应酬是怎么个应酬法?都请筱翁指点。还有个不情之请,这张票子,要请筱翁此刻就开。”

  这是委以重任了。徐用仪自然照办;想了一下说:“第一是同乡高官;尤其是言路上的几位,要多送一点。”

  “是的。请筱翁指示好了。说多少就是多少。”浅而如此信任,徐用仪不免起了报答知己之感“我要冒昧请教胡大先生,”他问:“这趟进京,是不是来谈借洋款的事?”

  “是的。”

  “还有呢?”

  “还有,想打听打听洋法缫丝,京里是怎么个宗旨?”“这容易,我就知道,回头细谈。”徐用仪接着又说:“如果是为借洋债的事,总理衙门的章京,户部的司官,不能不应酬。我开个单子出来。”

  于是端出笔砚,徐用仪就在茶几上开出一张单子,斟酌再三,在名字下写上数目,自一百至五百不等——自然是银票的数目。

  “有个人,怎么送法,要好好考究。”徐用仪搁笔说道:“如今管户部的是宝中堂,他又是总理大臣。”

  清朝有“大学士管部”的制度,勋业彪炳的左宗棠,以东阁大学士奉旨“入阁办事”自然是管兵部;宝均金则是以武英殿大学士,继去世的文祥管户部,实掌度支大权。对于左宗棠借重民息的洋债,啧有烦言,这是胡雪岩也知道的;如今听徐用仪提到均宝,正说到心事上,不由得便将身子凑了过去,声音也低了。

  “我没有跟宝中堂打过交道。请教筱翁,有没有路子?”

  “有条路子,我也是听说,不过可以试一试。”“什么路子?”

  “是这样的——”

  “法不传六耳,”徐用仪说得仅仅只有胡雪岩听得见。于是,在摆点心请徐用仪时,他个空将古应找了来,有话代。

  “你对古董字玩都是内行,我想托你到琉璃厂走一趟。”

  古应不免奇怪,胡雪岩到京,正事一件未办,倒忽然有闲情逸致要物古董字画,其故安在?

  看得出他心中的疑惑,胡雪岩便又说道:“我要买样东西送人。”

  原来是送礼“送哪个?”古应问。

  胡雪岩接过他的手来,在他掌心写了个“宝”字;然后开口:“明白?”

  “明白。”

  “好。”胡雪岩说:“琉璃厂有一家‘海岳山房’,上海的海,岳老爷的岳。你进去找一个姓朱的伙计,是绍兴人,你问他,某某人喜欢什么?他说字画,你就要字画;他说古董,你就要古董,并要关照:东西要好,价钱不论。”

  “古应将他的话细了想一遍,深深点头,表示会意:“我马上去。”等他回来,主客已经入席了;胡雪岩为古应引见了徐用仪,然后说道:“来,来,陪筱翁多喝几杯?”接着又问:“怎么样?”

  “明天看东西。”

  胡雪岩知道搭上线了,便不再多问;转脸看着徐用仪说:“筱翁刚才说,如今做官有四条终南捷径,是哪四条?”“是四种身分的人:‘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象李兰荪、翁叔平都是因为当皇上的师傅起家的。此谓之‘帝师’。宝中堂是恭王的死;以前文中堂也是,这是‘王佐’。”

  “文大人?”胡雪岩不觉诧异“入阁拜相了。”

  徐用仪一楞,旋即省悟。他指的是已去世的体仁阁大学士文祥,胡雪岩却以为文煜升了协办大学士。当即答说:“堂书照例要转到吏部才会公协办;他现在是刑部尚书,还早。”“喔,喔,”胡雪岩也想到了“筱翁是说以前的文忠。”文忠是文祥的谥称。

  “不错。”

  “筱翁,”古应进来说:“‘鬼使’顾名思义,是出使外国,跟洋鬼子打交道。何谓‘神差’就费解了。”“一说破很容易明白。”徐用仪指着胡雪岩说:“刚才胡大先生跟我在谈神机营,‘神差’就是神机营的差使。因为醇王之故,在神机营当差,保举特优。不过汉人没分;就偶尔有,也是武将,文官没有在神机营当差的。”

  “应,”胡雪岩说:“刚刚我跟筱翁在谈,醇王要请左大人到神机营去看,左大人要等我来定日子,你道为啥?为的是去看要犒赏,左大人要等我来替他预备。你倒个章程出来。”

  古应心想,犒赏兵丁,无非现成有康福钱庄在此,左宗棠要支银,派人来说一声就是。不此之图,自然是认为犒赏现银不适宜,要另想别法。

  “我们也不晓得人家喜欢什么东西?”古应建议“我看不如索请荣大人到醇王那里去老实问一问,该怎样犒赏,听醇王的吩咐预备。”

  “荣仲华早已不上醇王的门了。”

  荣仲华就是荣禄,大家都知道他是醇王一手所提拔,居然不上“举主”的门了,宁非怪事?这就连胡雪岩也好奇地要一问究竟。

  “说来话长。其中还牵涉到一桩谈起来任何人都不会相信的秘密。”徐用仪放低声音问道:“你们在南边有没有听说过,西太后是什么病?”

  “听说是干血痨。”胡雪岩答说:“怎么会出来这个毛病?”“是——”徐用仪突然顿住“这话以不说为宜,两位亦以不听为妙;听了不小心传出去会闯大祸,那就是我害了两位了。我们谈别的吧。”

  说到紧要之处,徐用仪忽然卖起关子来,胡雪岩不免怏怏。但转念觉得徐用仪如此谨慎小心,倒是可信任的。这一转念间,心中的不快,涣然而释。

  于是又把杯闲谈了片刻,徐用仪因为初次同席,不肯多饮,要一碗粥喝完,预备告辞了。

  “惟贤!”胡雪岩问道;“预备好了没有?”

  “预备好了。”

  汪惟贤亲自端来一个托盘,上有十几个红封套,另外一张名单,这是要托徐用仪代为致送的“菲敬”“拜托,拜托!”胡雪岩拱拱手说:“其余的我亦照筱翁的意思办,或我亲自去拜候,或我派人送,尽明天一天办妥。”“好!好!”徐用仪问:“胡大先生你明天什么时候去看左大人?”

  “一早去等他。”

  “那未明天我们在贤良寺见,有话到时候再说。”“是,是!”胡雪岩一面说,一面向汪惟贤手一伸,接过来一个红封套,出里面的银票来看,照他的意思,开出四百两不误,便悄悄到徐用仪手中,顺势捏住,不让他推辞。“不,不!没有这个道理。”

  “小意思。筱翁不收就是不拿我胡某人做朋友。”“真是受之有愧。谢谢,谢谢。”

  等客人走了,胡雪岩问起海岳山房的情形,古应告诉他说,会到了姓朱的伙计,问起宝均金喜欢什么?姓朱的答说都喜欢,古应便照胡雪岩的话代,价钱贵不要紧,只要东西好,当下约定次上午看货。

  “你早点去。看过了,马上陪洋人到贤良寺来。”胡雪岩又说:“左大人犒赏神机营,我倒想好了一个办法,不知道办得通,办不通。都等明天下午再谈吧!”说罢,打一个呵欠。海岳山房的朱伙计,外号“朱铁口”;所以有这个仿佛星相术士艺名的外号的由来是,他对古董、字画、版本的鉴别,无一不,视真必真,说伪必伪。因此,虽是受人雇用的伙计,而琉璃厂中古玩铺、南海店的掌柜,当面都尊称他为“朱先生。”

  古应做事很精细,知道了朱铁口的本事,有意拉情,委屈自己主顾的身分,也称他为“朱先生”朱铁口自然谦称“万不敢当”;自己建议:“叫我老朱好了。”“恭敬不如从命。”古应说道“老朱,你有些什么东西给我看。”

  那一声“朱先生”改变了朱铁口平时接待顾客的方式“东西很多。”他随手捧起一方砚池说:“古老爷,你看。”古应看那方砚池七寸长、五寸宽、三寸高,如猪肝,正面两边各有一行篆字,右边是“丹心贯”左边是“汤鹏举志。”

  “原来是岳武穆用过的。”

  “不光是岳武穆用过,明太祖还用过呢!”朱铁口微笑着说。

  古应仔细一看,砚池右侧还刻着四行楷书:“岳少保砚向供宸御,今蒙上赐臣达”古忠臣宝砚也,臣何能堪?谨矢竭忠贞,无辱此砚。洪武二年正月朔,臣徐达谨记。”“徐达是明朝开国元勋第一位,又是明太祖的儿女亲家;这方砚有这样的来历,明朝人的笔记当中,一定有记载的,老朱,你说是不是?”

  朱铁口笑了“听古老爷这话,就晓得是内行;真人面前不说假话,是不是中山王徐达收藏过,也不必去谈它了。”他将砚池置回原处又说:“古老爷,你请里面来坐。”

  所谓“里面”是帐柜后面的一间头室,一关上门,就靠屋顶一方天窗透光进来,阳光斜,恰好照亮靠壁的方桌。朱铁口等古应在对面坐定,方始俯身向前,低声开口,神态显得神秘而郑重。

  “古老爷,你是哪位介绍你来的?”

  “是我的东家代我来的,没有人介绍。”

  “贵东家是哪位?”

  古应有些踌躇,不知道能不能透胡雪岩的姓名,因而久久未答。

  “就说让我来找你老朱,问一问宝中堂喜欢什么。东西要好“古老爷”朱铁口说:“贵东家是怎么关照你的?”价钱不在乎。”

  “那就怪不得你不肯说破了,贵东家没有代清楚。”朱铁口说“贵东家要买古董字画送宝中堂,当然是有作用的。到底是为了啥,预备送值多少钱的东西?古老爷,你老实告诉我;我来替你盘算一下,包你一钱不落虚空地,都用在刀口上。”

  古应听出话中大有曲折,看朱铁口意思诚恳,便老实答道:“确如你所说,敝东家没有代清楚。老朱,你能不能先把其中的奥妙告诉我,我再看能不能替敝东家作主。”“这有何不可。”朱铁口说:“我们这里跟各王府,几位中堂府上都有往来的。说穿了——”

  说穿了是卖官鬻爵,过付之处,公然受贿,有所不便。所以要有人居间来遮蔽形迹。

  “假使说,你古老爷想放个考官,或者少爷乡试要下场了,怕‘场中莫论文’,想买个‘关节’就得要到打磨厂去请教江西金溪人开的,卖‘闱墨’的书坊,他们会跟你讲价钱。倘或要谋缺谋差呢,就得来找我们,我们会替你去问了来告诉你,要送什么东西,自然是在我们这里买——”“慢慢!”古应打断他的话问:“你是说一定要在你这里买?”

  “是的。”

  “价钱由你开?”

  “当然。”

  “能不能还价?”

  “能还价,怎么不能?”朱铁口说“古老爷承你看得起,我不忍赚你的昧心钱,所以要请你告诉我,贵东家打算谋个什么差缺,我好告诉你真正的行情。”

  “嗯,嗯。”古应细想了一下,还有不甚明白的地方,便又说道:“请你举个譬仿我听听。”

  譬仿,你老想放上海道。我去问了来告诉你,送宝中堂一部‘玉枕兰亭’就可以了。这部帖要十二万银子,你买了这部帖送进去;宝中堂知道已经到手了,就会如你所愿。其实呢,上海道的行情是十万银子,我们外加两成帽子,内扣两成回佣,一笔易赚四万。如果主顾精明,磨来磨去讨价还价,顶多磨掉外加的那两成帽子;至于放情,象你老这样的,我就老实告诉你,十万银子一文不能少。”“喔,原来如此。”古应又问:“如果不知道你们这里这条门路,另外托人去活动呢?”

  “他们也会告诉你,送一部‘玉枕兰亭’,而且告诉你要到哪里去买。”朱铁口又说“这个法子是乾隆年间和珅发明的;他说送什么东西,根本就是他自己的收藏,我们去问价钱的时候,顺便就把东西带回来了。”

  “多谢,多谢!我学到了一个秘诀。不过,还有一点想请教,譬如说,我倒不想讨价还价,直接想送某人多少,这又怎么办呢?”

  “这我们也有规矩的。先问你送什么人,送恭王有送恭王的东西,送宝中堂有送宝中堂的东西”譬如你说送恭王,我会告诉你,喏,这方岳少保砚,两千;那部‘阁帖’三千;一部宋版杜诗五千,你如果想送一万银子,凑起来正好。”“有没有帽子在里头?”

  “货真价实,不加帽子。”

  朱铁口解释这种情形跟卖差卖缺不同;譬如上海道一缺值十万银子,收到十万,则该到手都到手了,外加帽子吃亏的是“买主”

  倘或有人想送八万,而实际上照底价只是七万银子的东西,岂不是侵了“卖主”应得之款?信用一失,另觅别家过付,这样好的买卖做不成,真正贪小失大,不智之甚。“老朱,你把话都说明了,我也不能有一点骗你”敝东家不是谋差谋缺,另有缘故;想送多少我虽还不知道,不过猜想不是三、五万银子的事。等我回去问清楚了,我们再进一步商量。”古应又加重了语气说:“老朱,你请放心。除非不送,要送一定请你经手;即使敝东家想另找别家,我也不会答应的。”

  看他说得如此诚恳,又看他的仪表服饰,朱铁口知道遇见阔客了,这件事成功,掌柜起码要分他几千银子,大可自立门户了。

  转念到此,心花怒放“古老爷栽培,感激不尽。”朱铁口站起身来请了个安说:“古老爷想来收藏很多,不知道喜欢玩点什么,看看我能不能效劳?”

  古应心想,既然拉情,就不以空手而回,但一时想不起要些什么,便信口问道“有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有,怎么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有,怎么没有?古老爷请到外面来看。”

  朱铁口寻寻觅觅,找出来四样古玩,长圆方扁不一,长的仿佛是黄玉所制的箫;圆的是一具大明宣德年制的蟋蟀罐,方的是明朝开国元勋魏国公徐辉祖蒙御赐得以免死的铁券;扁的是康熙年所制的“葫芦器”是一只印泥盒。“古老爷,你倒估估看,哪一样最值钱?”

  “应该是这一枝玉箫“玉萧?你要倒仔细看看是不是玉?”古应拿起那枝萧,用手指弹了两下,其声铿然“不是玉是什么?”他问。

  “你再看。”

  再看上面有题词:“外不泽,中不干,受气独全,其音不窒不浮,品在佳竹以上。”字是墨迹,玉器何能着墨?这就奇怪了。

  “是纸箫,出在福建。”朱铁口说:“这是明朝的东西,制法现在已经失传。”

  古应大为惊异,随手摆在一旁,表示中意要买;然后问道:“老朱,你说哪样东西最难得?”

  物以稀为贵,最难得的自然值钱;朱铁口小心翼翼地拿起那具蟋蟀罐,用指轻扣,渊渊作金石之声;很满意地说道:“不假,五百年前的东西。”

  见此光景,古应好奇心起,接过那具陶罐细看,罐子四周雕镂人物;罐底正中刻着“大明宣德年制”;另有一行小字:“苏州陆墓邹大秀敬造”但制作虽相当巧,毕竟只是个蟋蟀罐,经历四五百年,也不能就算值钱的古董。他不好意思直抒观感,只好这样问说:“老朱,你说它好处在哪里?”

  “好处在旧、在有土,火气尽,才不伤虫。古老爷,你总斗过蛐蛐吧?”

  蟋蟀在北方唤做“蛐蛐”南方亦有些称呼,古应虽不好此道,但斗蟋蟀博彩,输赢进出极大,他是知道的。“一场蛐蛐斗下来,银子上千上万算;好蛐蛐说得难听些,真当它祖宗看待,上百两银子一只宣德盆,又算得了啥?”古应暗暗咋舌“一只瓦罐,值一百两银子?”他问。“是的,不过古老爷要,当然特别克己。”朱铁口说:“四样东西,一共算二百两银子好了。”

  这不应该算贵,古应一语不发;从身上掏出来一个洋式的皮夹,取出来一叠银票,凑好数目二百两,收起皮夹。朱铁口在一旁看得很清楚,所有的银票都是康福所出;当下灵机一动,惊喜地说道:“原来古老爷的贵东家,就是‘胡财神’。”

  胡雪岩被称为“胡财神”已有好几年了。

  古应不便否认,只低声说道:“老朱,你知道就好。放在肚子里!一张扬开来,这笔易就做不成了。”“我知道,我知道。这种事怎么好张扬?”

  古应点点头,关照老朱将四样古玩送康;自己坐着车匆匆进城,赶到冰盏胡同贤良寺去作翻译。

  贤良寺本来是雍正朝怡贤亲王的故居,屋宇洁、花木扶疏,而且离东华门很近,上朝方便,所以封疆大吏入觐述职,都爱住在这里。左宗棠下榻之处,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院落;另外开门出入,门口站着七八名壮汉,服饰随便,举止率,形似厮养卒,但古应却丝毫不敢怠慢。原来左宗棠平洪杨、平捻平回,二十年指挥过无数战役,底下将校,百战余生,从军功上保到总兵、提督的不知凡几?但武人诚朴,颇有不愿赴任,而宁愿跟着左宗棠当差官,出入相从,不说破不知道他们都有红顶子、黄马褂,甚至双眼花翎。

  一次,有个何总兵奉左宗棠之命,去见陕西藩司谈公事。这个藩司是洲的世家子。架子极大,平时视部属如仆从,呼来喝来,视作当然,因而都敬鬼神而远之,此人本来对外事不大明白;加以部下疏远,对各方面的情形,更加隔膜,不知道何总兵的头;不过看在左宗棠的分上,接见时以平礼相待。只是心里有个想法:我是敬其上而重其下;你就该守着你的规矩,要谦虚客气才是。

  不道何总兵全不理会“升炕”就升炕“上坐”就上坐,而且翘起二郎腿,高谈阔论旁若无人。藩司心里已很讨厌了,及至“端茶”送客,何总兵昂然直出中门,将藩司抛在身后,竟似以长官自居了。是可忍、孰不可忍?藩司震怒之余,第二天谒见左宗棠时,谈及此事,愤愤不平之意,还现于词。左宗棠笑一笑,将何总兵传了来训斥,他说:“你们自以为都出生入死,立过战功,在我面前随意坐卧谈笑,固无不可。藩台大人是朝廷大员,体制何等尊贵,你怎么可以放肆,当是在我面前一样,何以这样不自量。你现在赶快给藩台磕头陪罪;不然藩台发了脾气,我亦没有这张脸替你再求情。”

  何总兵答应一声,跪倒在地,磕头请罪。过一会,左宗棠送客,藩司一出中门就看到十几个红顶花翎黄马褂的武官手扶刀在那里站班,其中有一个就是何总兵。

  这一下,头上蓝顶子,脑后只有一条辫子的藩司,大惊失,手足无措。还算见机,定定神伛偻着身子,——请安招呼,步行到辕门外,方始上轿,但已汗透重棉了。古应从听说这个笑话以后,就不敢小看这些“老”们;当时陪笑问道:“大人回来了?”

  其中有个差官认识古应,上前接话“我们大人刚回来。”他说:“胡大先生陪着洋人早就到了,派人出来问过你两次,赶快请进去吧!?

  到得花厅,见了胡雪岩,还来不及叙话,只见角门已开,闪出来两名差官,知道左宗棠要来了,当即招呼两名洋人站起来接。

  左宗棠自然是便衣,一件旧薄棉袍;头上是兰州织呢厂所出,一顶鼻烟的毡帽。胡雪岩跟古应自然磕头请安;洋人则是一鞠躬,然后又跟左宗棠拉手。

  上是左宗棠独坐,问了些“哪天到的”、“路上如何”、江南有什么新闻”之类的话,胡雪岩一一照答,一阵寒暄过后,谈入正题。

  正题是借洋债。胡雪岩自同治五年至光绪四年,为左宗棠借过四次外债,以充“西饷”西陲用兵,须由各省补助军响,称为“协饷”但协饷分年解送,而打仗不能说今年饷银用完,不打了;明年有了饷再打。因而胡雪岩想出一个借洋债的办法,最大的“银主”是英商汇丰银行,还款的方式是由江海关开出期票,而由协饷省分,主要的是江苏、浙江、广东、福建四省的督抚,盖上大印,表示承诺在到期以前,将协饷解江海关,偿还洋商,年限总在六年上下,半年一期,付息拔本。方式是由胡雪岩秉承左宗棠的意思,找洋商谈妥细节,然后由左宗棠出奏。奏准后,以上谕饬协饷各省出具印票,江海关;同时由总理衙门照会英国公使,转知贷款的汇丰银行照付。

  这套手续很繁琐,其中还有两道关口,一道是总税务司赫德——根据中英条约,关税是用来赔偿鸦片战争失败军费的保证,因此英国人要求制中国新开各口岸,称为“洋关”的海关;职称是税务司,都归总税务司赫德官辖。赫德不下命令,江海关税务司不肯出票,钱就借不成了。

  再一道关口是英国驻华公使,没有他的核准,汇丰银行不能拨款;有他批准了,即等于英国政府担保汇丰银行不会吃倒帐。赫德还好,因为他毕竟是中国的客卿,不能不买总理衙门的帐;而且有回佣好分,亦愿乐观其成。但英国公使这一关很噜苏,哪怕上谕批准了,各省的印票也备齐了,总理衙门跟赫德也说好了,没有英国公使点头,钱仍旧借不到。以左宗棠天马行空的性格,这当然是件不能容忍的事,中国人借洋债,要做中国官的英国人赫德同意,更起反感。因此当德国泰来洋行的经理福克,向左宗棠表示,有钱可错,手续可以节减许多,左宗棠自然是的。

  福克之所以谒见左宗棠,出于胡雪岩的推荐,那是一年前的话,西陲已经平定,左宗棠准备在陕甘大兴实业,关照胡雪岩招聘技师,胡雪岩找上了福克。在哈密行营一席之谈,左宗棠认为福克“切实而有条理”颇为欣赏;福克便抓住机会,为德国资本找出路,当然,要谈这笔借款,仍旧需要胡雪岩。

  当时正是崇厚擅自订约,被捕下狱,中俄关系搞得剑拔弩张之时,左宗棠接到一个情报,说俄国举了一笔“国债”达五千二百万两之巨,用来扩充装备;认为中俄难免一战,将来兵连祸结,其势难以停止,亦须未雨绸缪;如果能借二、三千万银子,分数十年偿还,则饷源一广,练兵必,写信给胡雪岩,要他跟泰来洋行谈判,而且约他在开年灯节以后,进京面谈。

  不久,这件事打消了,因为由于曾纪泽斡旋,中俄形势已趋缓和,没有再大举外债的理由。

  这是第一遍;第二遍旧事重提,又要借了。原来左宗棠内召入关进军机时,奉旨将他的一差一缺,分别卸,一差是“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由刘锦棠接替;一缺是“陕甘总督由杨昌浚署理。刘、杨都是左宗棠麾下的大将,但资望不足,难当重任;陕甘贫瘠,全靠各省协饷,各省如果不买帐,刘、杨就一筹莫展,因此,左宗棠必须为刘锦棠、杨昌浚筹好了饷,西征的功绩,才算有了着落。

  照左宗棠的盘算,新疆与陕甘以玉门关为界,每年关外军饷要三百七十万;关内二百一十万,全年为五百八十万两。光绪五年起,上谕各省协饷,必须解足五百万两,相差八十万,前后套搭,总还可敷衍得过,哪知上谕归上谕,协饷归协饷,各省两年之间,各省协饷欠解竟达四百二十万两之巨。为此,刘锦棠忧心忡忡;左宗棠为他出奏陈情说:“不虞兵机之迟钝,而忧饷事之艰难,深惧仔肩难卸,掣肘堪虞,将来饷不应手,必致上负圣恩,悔已无及。”这也是实在情形,即令宝均金表示:“西饷可缓,洋款不必着急。”朝廷仍旧许他再借一笔外债,弥补饷之不足。

  胡雪岩与福克,就是为这件事来的。

  胡雪岩在左宗棠面前的信用,大不如前了。一则是借洋债及商款的利息过重,人言籍籍,连左宗棠都没面子;二则是采买军火有浮报情事。但左宗棠仍旧少不了胡雪岩;而胡雪岩亦想力盖前愆,对这趟借洋债,格外尽心尽力,希望左宗棠能对他的成绩满意。

  “雪岩,你信上说票要出给汇丰,怎么又是汇丰呢?”左宗棠指着福克说:“不是他们泰来洋行吗?”

  “是。一大半是泰来的款子,不过要由汇丰出面。”“这是什么讲究?”

  “汇丰是洋商的领袖,要它出面,款子调度起来才容易。这好有一比,好比刘钦差、杨制台筹饷筹不动,只要大人登高一呼,马上万山响应,是一样的道理。”

  左宗棠平生一癖,是喜欢人恭维,听胡雪岩这一说,心里很舒服“雪岩,”他说:“你这一阵子倚红偎翠之余,想来还读读书吧?”

  这话想来是指着“登高一呼”、“万山响应”这两句成语而说的。胡雪岩笑着答道:“大人太夸奖我了,哪里谈得到读书?无非上次大人教导我,闲下来看看‘唐诗三百首’,现在总算平仄也有点懂了,王黄也分得清了。”

  “居然平仄也懂了,难得,难得。”左宗棠转脸看着福克说:“我本来打算借三百万,你一定要我多借一百万,我也许了你了,你利息上头,应该格外克已才是。”

  古应司翻译之职;福克与凯密伦各有所言,及至他再翻给左宗棠听时,已非洋人原来的话了。

  福克的回答是:“不早就谈好吗?”经古应翻给左宗棠听是:“一分一厘。”

  “还是高了。”

  左宗棠的话刚完,胡雪岩便即接口:“是不是?”他向古应说:“我早说大人不会答应的。你跟他说,无论如何不能超过一分。”

  于是古应在便要求福克,就谈好的利率再减若干,福克自然不悦,便有了争执的模样。其间当然也牵涉到汇丰的利益,所以凯密伦亦有意见发表。最后,古应说了句:“好吧!就照原议。”洋人都不响了。

  “怎么样?”胡雪岩问:“肯不肯减?”

  “福克跟凯密伦说:以前是一分二厘五,这回一分一厘已经减了。我跟他们说:你不能让胡先生没面子。总算勉强答应在一分以内,九厘七毫五。”

  “是年息?”

  “当然是年息。”

  于是胡雪岩转眼看着左宗棠,一面掐指甲,一面说道:“年息九厘七毫五,合着月息只有八厘一毫二丝五。四百万两一个月的息钱是三万两千五,六个月也不过二十万银子。头两年只付息,不还本;第三年起始,每年拔还一百万,四年还清。大人看,这个章程行不行?”

  “一共是六年。”

  “是。”胡雪岩答说:“头两年只付息,不还本,我是磨了好久才磨下来的。这一两年各省关有余力还以前的洋款,就宽裕得多了。”

  “好,好!”左宗棠连赞两声,然后俯身向前,很关切地问:“要不要海关出票?”

  “不要!”胡雪岩响亮地回答。

  “只要陕甘出票?”

  “是。只凭‘陕甘总督部堂’的关防就足够了。”左宗棠连连点头,表示满意,但也不免感慨系之“陕甘总督的关防,总算也值钱了!”接着叹口气:“唉!”“事在人为。”胡雪岩说:“陕西、甘肃是最穷最苦最偏僻的省分。除了俄国以外,哪怕是久住中国的外国人,也不晓得陕甘在哪里?如今不同了,都晓得陕甘有位左爵爷;洋人敬重大人的威名,连带陕甘督的关防,比直隶两江还管用。”说到这里,他转脸关照古应:“你问他们,如果李合肥要借洋款,他们要不要直隶总督衙门的印票。”

  古应跟福克、凯密伦各说了一句不知什么话,等他们回答以后才说:“都说还是要关票。”

  听得这一句,左宗棠笑逐颜开,他一直自以为勋业过于李鸿章,如今则连办洋务都凌驾其上了。这份得意,自是非同小可。

  “好!我们就这样说定了。三两天后就出奏。这回宝中堂应该不会有后言了。”

  胡雪岩不懂“后言”二字,不过意思可以猜得出来;而且他也有把握能使得宝均金服帖,因而提出最要紧的一句话。“有一层要先跟大人回明白,如今既然仍旧要汇丰来领头调度,那就仍旧要总理衙门给英国公使一个照会。”“这是一定的道理。我知道。”

  “还有一层,要请大人的示,是不是仍旧请大人给我一道札子?”

  下行公事叫“札子”指令如何办理,左宗棠答说:“这不行!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你是陕西驻上海转运局的委员,应该杨制军下札子给你。”

  “是!不过,我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

  “你说,不要紧。”

  “同样是陕甘总督衙门下的札子,分量不一样。如果是大人的札子,我办事就方便多了。”

  “呃,呃!我明白了。”

  左宗棠心想,杨昌浚的威望不够,胡雪岩就不能见重于人;为他办事顺利起见,这个障碍得替他消除。盘算了好一会,有个变通办法“这样,”他说“只要是牵涉到洋人,总署都管得到的,我在奏折上的上特为你叙一笔,请旨下总理衙门札饬道员胡某某遵照办理,你看如何?”

  胡雪岩喜出望外,因为这一来就是受命于恭亲王,身价又抬高了。不过,表面上却不敢有何形,而用微感无奈的神情说:“如果大人不便下札了给我,那也就只好请总理衙门下了。”

  “好!这就说定了。”左宗棠接着又说:“雪岩,我们打个商量,西边境况很窘,刘毅齐又要撤勇;打发的盘川还不知道在哪里?你能不能先凑一百万,尽快解到杨石泉那里。”毅齐、石泉是刘锦棠、杨昌浚的别号。胡雪岩责无旁贷,很爽快地答应了。

  这时有一名听差,悄然到左宗棠身边说了句话;他便问道:“这两个洋朋友,会不会用筷子?”

  左宗棠是打算留福克与凯密伦吃饭,胡雪岩倒觉得大可不必,便即答说:“大人不必费心了。”

  “那末,你留下来陪我谈谈。”

  “是。”

  见此光景,古应便向洋人表示,公事已经谈妥,应该告辞了。接着便站起来请了个安,洋人亦起立鞠躬。左宗棠要送客,胡雪岩劝住,说是由他代送,乘此机会可跟古应说几句话。

  “应,你把他们送回去了,代给陪他们的人,空出身体来办两件事。”

  胡雪岩代,一件是跟汪惟贤去谈,能不能在京里与天津两处地方,筹划出一百万现银?

  “这件事马上要有回音。”胡雪岩轻声说道:“左大人一开了话匣子,先讲西征功劳”再骂曾文正,这顿饭吃下来,起码三个钟头,你三点钟以前来,我一定还在这里。”“好!还有一件呢?”

  “还有一件,你倒问问福克,王府井大街的德国洋行里,有没有望远镜、挂表。如果有,你问他有多少,先把它定下来。”

  “喔。”古应明白了,是左宗棠应醇王之邀,到神机营“看”作犒赏的,便即问说:“有是一定有的。不知道要多少?”

  “现有还不知道。你先问了再说。”

  古应答应着,陪着洋人回康福。下午三点钟复又回到贤良寺,果然,那顿午饭尚未结束;他在花厅外面等待时,听得左宗棠正在谈“湖湘子弟天山”的盛况,中气十足,毫无倦容,看来还得有些时候才会散。

  古应心想,胡雪岩急于要知道办两事的结果,无非是即席可以向左宗棠报告。既然如此,就不必等着面谈,写个条子通知他好了。

  打定主意,便从怀中掏出一个洋纸笔记本来,撕一张纸,出本子上所附的铅笔,蘸一点口水,写道:“现银此间有卅万,天津约十余万。镜表各约百余具,已付定。惟大小参差不齐。

  这张字条传到席面时,为左宗棠发现问起,胡雪岩正好开口“回大人,”他说:“京里现银可以凑五十万,一两内就解出去”另外一半,等我回上海以后,马上去想法子。不知道来得及来不及?”

  “能有一半先解,其余慢一点不要紧。”

  “是。”胡雪岩又问:“听说醇亲王要请大人到神机营去看?”

  “有这回事。”一提到此,左宗棠的精神又来了“神机营是八旗劲旅中的华。醇王现在以皇上本身父的身分,别样政务都不能管,只管神机营,上头对神机营的看重,可想而知。李少荃在北洋好几年了,醇王从未请他去看过;我一到京,头一回见面,他就约我,要我定日子,他好下令会。我心里想,人家敬重我;我不能不替醇王做面子。想等你来了商量,应该怎么样犒赏?”

  “大人的意思呢?”

  “每人犒赏五两银子,按人数照算。”

  “神机营的士兵,不过万把人,五六万银子的事,我替大人预备好了。”胡雪岩又说:“不过现银只能犒赏士兵,对官长似乎不大妥当。”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

  “我看送东西好了。送当然也要实用,而且是军用。我有个主意,大人看能不能用。”

  “你说。”

  “每人送一架望远镜、一个挂表。”

  话刚完,左宗棠便击案称赞“这两样东西好!很切实用。”他说:“神机营的官长一百多,要一百多份,不知道备得齐,备不齐?”

  “大人定了主意,我马上写信到上海,尽快送来。我想日子上一定来得及。”胡雪岩紧接着说:“大人去看的日子,最好等借洋款的事办妥了再定。不然,恐怕有人会说闲话;说大人很阔,西饷一定很宽裕,洋款缓一缓不要紧。”不等他话完,左宗棠便连连点着头说:“你倒提醒了我。

  此事虽小,足以影响大局,我准定照你的话办。”“是!”胡雪岩问:“大人还有什么代?”

  “一时倒想不起,想起来再跟你谈。”左宗棠说:“借洋款的章程,你马上写个节略来,我尽明天一天办好奏稿递上去;倘或顺利的话,大概三五天就定局了。”

  “是!”胡雪岩说道:“明天我想跟大人告一天假,办办私事。后天来伺候。”

  “后天如果没事也不必来。有事我会随时派人来招呼你,你尽管办你自己的事去好了。”

  “于是胡雪岩告辞回康,先请杨师爷将借洋款的条件写成一个节略,即刻派人送到贤良寺。然后向古应细问到海岳山房接头的经过。

  “应,你知道的,为了去年买水雷的价钱,福德多嘴了底,左大人对我已经起疑心了。这件事我心里很难过,所以这趟借洋款,除了大家该得的好处以外,我不但分文不要,而且预备贴几万银子,一定要把这件事办成功。办成功不算,还要办得漂亮,要教左大人心里舒服。倘或宝中堂噜苏,就算办成功,他也不会高兴,所以宝中堂那里,一定要摆平;能听他说一句:这笔洋款借得划算。我这几万银子,花得就值了。”

  “小爷叔的心思,我是早看出来了。不过,我想也不必把钱花在宝中堂一个人身上,他手下的人也是要紧的。”古应问道:“小爷叔预备花多少。”

  “这个数。”胡雪岩将手一伸。

  “那末,送四万,留下万作开销。”

  “好的。你跟徐筱云去商量,看这条路子应该怎么样走通?”

  第二天三月初九,徐筱云不待去请,自己来访;胡雪岩不在,由古应接待。他告诉古应说,左宗棠的奏稿是他办的,已经誊正呈递。不过,三五天内,决不会有结果,因为恭亲王为福晋安葬,请了七天假;而这件大事,非恭亲王来议不可。

  “这样说,宝中堂也不能起作用?”

  “不,不!有作用的。恭王听他的话。而且凡是到了这个地位,不管怎么样,败事总是有余的。”

  “筱翁,这么说,胡大先生要重重拜托你。海岳山房我去过了,跟老朱谈得很好。胡大先生要我跟筱翁商量,这条路子一定要走通,你看该送多少?”

  “借洋款的条件比过去都好;我的奏稿上写得很切实,事情一定可成,不送亦可,要送,有这差不多了。”说着,徐用仪示以一指。

  “筱翁,‘差不多’不够,要势在必成。”

  “多送当然更保险,不过钱要用在刀口上。”徐用仪问说:“明天你会去贤良寺不会?”

  “会去。明天我带洋人给左大人去辞行。”

  “那么,我们明天中午在贤良寺见,到时候我再跟你谈。”

  第二天中午胡雪岩、古应带着两个洋人,都到了贤良寺,静等左宗棠自军机处散值回寓,以便辞行。哪知一等等到下午三点半钟,还不见人影,亦无消息。宫门申正下钥,申正就是四点钟;通常军机处自大臣到章京人,最迟未正二刻,也就是两点半钟,一定已走得光光,而左宗棠到此时尚未出宫,是件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事。

  “只怕宫里出事了。”胡雪岩悄悄跟古应耳语:“莫非西太后的病,起了变化?”

  一语未终,只见徐用仪匆匆而来;他也顾不得行礼,一把将胡雪岩拉到僻处,低声说道:“左大人叫来送个信,洋人慢点走,事情或许会有波折。”

  “怎么?”胡雪岩又问:“左大人何以到现在还不出宫。”“宫里出了件意想不到的怪事。”徐用仪的声音越发低了“今天军机没有叫起,说太后受了寒,人不舒服。大家都当是感冒;到内奏事处看药方,管事太监说没有发下来。后来听内务府的人说,是昨天下午发的病,突然之间,口吐白沫,象发羊癫风。今天到现在为止,已经请了三次脉,早晨一次,午时一次,未时一次,人只怕不中用了。”

  “慢慢,筱翁,”胡雪岩问道:“你说是东太后,还是西太后?”

  “是东太后。”

  “东太后?”胡雪岩越发诧异。

  “自然是东太后,西太后好久不视朝;因为东太后违和,军机才没有叫起。”

  “喔。”胡雪岩点点头说:“我知道了。我来把洋人留下来。”于是胡雪岩向古应密言经过,关照他先带洋人回去,随便找个理由,请他们暂留几天。

  “如果东太后真的驾崩了,宫里要办丧事,洋款的事就会搁下来。”胡雪岩问道:“应,你看左大人会怎么办?”“这一搁下来,”古应答非所问地:“人家款子早已筹好了;吃利息犹在其次,倘或一搁搁得不办了,对人家怎么代?”

  “这不会的。”胡雪岩说:“吃利息还是小焉者也;刘毅齐,杨石泉筹饷急如星火,这上头耽误了才是大事。”“那末,大先生,你看左大人会怎么办呢?

  “自然是独断独行,办了再说。”

  以左宗棠的情,这是可能的;但古应总有疑惑,因为四百万银子到底不是个小数目,左宗棠即令有魄力,也不敢如此擅专。

  左宗棠是过了四点才回贤良寺的,一到就传胡雪岩“国将大变!”他一开口就发感慨,接着又说:“应变要早。你告诉福克他们,事情就算定局了,请他们一回上海就预备款子。印票现成,我带得有盖了陕甘总督关防的空白文书,一填就是,让他们带了去。”

  果如胡雪岩所料,但他不能不为左宗棠的前程着想“大人,”他很直地说“数目太大,将来宝大人会不会说闲话?”说闲话也是没法子的事。”左宗棠又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现在连‘君命’都没有;我辈身为勋臣,与国同休戚,不能不从权处置。”

  “大人,我倒有个想法。这件事,大人何妨跟醇王说一说;醇王是带兵的,总知道‘闹饷’不是闹着玩的。”“通极!”左宗棠拍着膝盖说:“有他知道这回事,谅宝佩蘅也不敢再说闲话。”

  宝佩蘅就是宝均金。胡雪岩心想,要他不说闲话,只有找海岳山房朱铁口;否则即使不敢说闲话,也尽有刁难的手段。“我得躺一会。”左宗棠说:“今天晚上,说不定宫里会出大事。”

  “是。”胡雪岩乘机打听“刚才徐筱云来传大人的话,说起东太后政躬违和,仿佛来势不轻呢?”

  “岂止来势不轻,牙齿都撬不开了。”

  “那么,到底是什么病呢?”

  “谁知道?”左宗棠将两手一拍“牝司晨,终非佳事。胡雪岩听不懂他说的什么,站起身来告辞“明天再来伺候。”他请了个安。  WwW.VlIxs.cOm 
上一章   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   下一章 ( → )
微粒小说网提供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未删节精校版最新章节第一章全文阅读TXT免费下载,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是高阳大神的最新小说,希望您能喜欢,尽力最快速更新红顶商人胡雪岩(胡雪岩全传)的最新章节,用心做最好的小说免费网。